1. /
          會員諮詢

          服務與支持/SERVICE SUPPORT

          服務無處不在     客戶永遠第一

          解疑答惑

          SVG具有多種運行模式,滿足用戶多種需求,運行模式有:恆裝置無功功率模式、恆考覈點無功功率模式、恆考覈點功率因數模式、恆考覈點電壓模式、負序補償模式,可在線轉換運行模式,也可按照客戶需求編制運行曲線。

          SVG是英文Static Var Generator的縮寫,是靜止無功發生器也被稱爲靜止同步補償器(STATCOM);SVC是英文Static Var Compensator的縮寫,是無功補償器。

          SVG的基本原理就是將自換相橋式電路通過電抗器或者直接並聯在電網上,適當調節橋式電路交流側輸出電壓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側電流,就可以使該電路吸收或者發出滿足要求的無功電流,實現功率無功補償的目的。

          SVC是利用晶閘管作爲固態開關來控制接入系統的電抗器和電容器的容量,從而改變輸電系統的導納。按控制對象和控制方式不同,分爲晶閘管控制電抗器(TCR)和晶閘管投切電容器(FC)配合使用的靜止無功補償裝置(FC+TCR)和TCR與機械投切電容器(MSC)配合使用的裝置。

          SVG與SVC裝置比較具有如下優點:

          1)採用數字控制技術,系統可靠性高,可以節省大量的維護費用;

          2)控制靈活、調節速度更快、調節速度廣,在感性和容性運行工況下均可連續快速調節,響應速度小於5毫秒;

          3)連接電抗小。STATCOM接入電網的連接電抗,作用是濾除電流中存在的較高次諧波,另外起到將變流器與電網連接起來的作用,因此其電感量遠小於補償容量相同的TCR等SVC裝置所需的電感量;

          4)SVG輸出電流不依賴於電壓,表現爲恆流源特性,具有更寬的運行範圍。而SVC本質是阻抗型補償,輸出電流和電壓成線性關係。因此係統電壓變低時,同容量SVG可以比SVC提供更大的補償容量;

          5)SVG比SVC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因而更適合抑制電壓閃變。SVG響應時間在5ms以內,而SVC響應時間一般在20~40 ms。STATCOM從額定容性無功功率變爲額定感性無功功率(或相反)可在1 ms之內完成,這種響應速度完全可以勝任對衝擊性負荷的補償;

          6)SVG的橋式電路採用多重化技術、多電平技術或PWM技術來消除次數較低的諧波,並使如7、11等較高次數諧波減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而SVC本身要產生一定量的諧波,如TCR型的5、7次特徵次諧波量比較大,佔基波值的5%~8%;其他如SR,TCT等也產生3、5、7、11等次的高次諧波,這給SVC 系統的濾波器設計帶來許多困難;

          7)SVG比同容量SVC佔地面積小、成本低。STATCOM由於使用直流電容器儲能,可以減小電容器體積,且不需要並聯電抗器即可以控制無功功率平滑變化,因此安裝尺寸大大減小;

          當電網電壓的波形爲正弦波,且電壓與電流同相位時,電阻性電氣設備如白熾燈、電熱器等從電網上獲得的功率P等於電壓U和電流I的乘積,即:P=U×I。

          電感性電氣設備如電動機和變壓器等由於在運行時需要建立磁場,此時所消耗的能量不能轉化爲有功功率,故被稱爲無功功率Q。此時電流滯後電壓一個角度φ。在選擇變配電設備時所根據的是視在功率S,即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矢量和:

           無功功率爲  :

          有功功率與視在功率的比值爲功率因數:
            cosf=P/S
            無功功率的傳輸加重了電網負荷,使電網損耗增加,系統電壓下降。故需對其進行就近和就地補償。並聯電容器可補償或平衡電氣設備的感性無功功率。當容性無功功率QC等於感性無功功率QL時,電網只傳輸有功功率P。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高壓用戶的功率因數應達到0.9以上,低壓用戶的功率因數應達到0.85以上。
            如果選擇電容器功率爲Qc,則功率因數爲:
            cosφ= P/ (P^2 + (QL-Qc)^2)^1/2

          在實際工程中首先應根據負荷情況和供電部門的要求確定補償後所需達到的功率因數值,然後再計算電容器的安裝容量:
            Qc = P(tanf1 - tanf2)=P〔(1/cos2f1-1)1/2-(1/cos2f2-1)1/2〕
            式中:
            Qc一電容器的安裝容量,kvar
            P一系統的有功功率,kW
            tanφ1--補償前的功率因數角, cosf1--補償前的功率因數
            tanφ2--補償後的功率因數角, cosf2--補償後的功率因數

          在大系統中,無功補償還用於調整電網的電壓,提高電網的穩定性。

          在小系統中,通過恰當的無功補償方法還可以調整三相不平衡電流。按照wangs定理:在相與相之間跨接的電感或者電容可以在相間轉移有功電流。因此,對於三相電流不平衡的系統,只要恰當地在各相與相之間以及各相與零線之間接入不同容量的電容器,不但可以將各相的功率因數均補償至接近1,而且可以使各相的有功電流達到平衡狀態。

          該功能主要實現大功率電機軟啓動的功能。主要採用電壓互感器檢測,應用鎖相環技術,實時對電網電壓、變頻器輸出電壓進行頻率、相位的精確跟隨,精度高,響應快,使變頻器輸出電壓與工頻電網電壓同頻、同相時將電動機以最小電流切換至工頻電源。併網時,對電動機基本無衝擊,切換電流不超過額定電流的1.5倍,能夠完全滿足大功率電動機的軟啓動要求。

          1594175395(1).jpg

          該功能主要是針對一般水泥行業的高溫風機負載會出現的“塌料”現象進行設計。由於風機管道的灰塵積聚到一定程度,會坍塌脫落,造成管道內粉塵濃度增大,阻力增加,負壓升高,使排風機負荷增加,或者如果垂直煙道或預熱器內在清潔皮或有物料塌料時,同樣會造成氣流波動,使排風管內氣流紊亂,造成高溫風機過負載停機。在實際過程中,“塌料”現象會不定期發生而導致電機運行電流在較短時間內超出正常電流的數倍。若變頻器無該項功能,可能導致變頻器運行過程中頻繁跳機,直接影響高溫風機與水泥生產線的正常運行。

          針對這種現象,BOB手机网页版高壓變頻器針對高溫風機塌料引起的電機過載保護,設計開發了“塌料”功能,即當塌料現象發生時,瞬間檢測到電流及轉矩的變化,降轉矩運行進而間接的降低了變頻器及電機負載,使得即使塌料發生,變頻器仍運行不過載,有效地避免了通用高壓變頻器在運行中由於“塌料”所導致反覆跳機,與工頻液耦運行相比也降低了跳機的可能性,達到節能增效,降低電機、風機設備故障率,提高水泥企業生產安全性、經濟性。

          “塌料現象”發生時,主控的處理就是,頻率下降,使轉速降低,但輸出電流不變。PLC的“塌料”處理:檢測功率單元故障內容,保護板給出的保護信號在 PLC 內有一段延時,不會立即跳前一級高壓,留出讓主控板處理時間,否則檢測到就跳高壓,主控板處理就沒有意義了。

          單元旁路功能可自動、快速地切除出現故障單元而保證系統繼續正常運行或降額運行。正常工作時,三相單元以Y型方式進行連接,每相相差120°。若某相中有個單元如A5出現過流或過壓故障(以6KV每相5個單元爲例),見圖1。系統將會在最短時間內將該單元旁路,爲了滿足現場工藝需要,不立即停機,採用中性點偏移技術進行處理,通過調節三相輸出電壓的之間的相位(不再是120°),保證輸出線電壓仍保持三相對稱(VAC=VCB=VBA),見圖2。電機能正常運行,同時提高了電壓利用率。該技術使單元串聯多電平變頻器的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

          1594174891(1).jpg

          圖1  單元A5出現故障

          1594174949(1).jpg

          圖2 星點漂移技術將單元A5旁路示意圖

          1594175042(1).jpg

          圖3 中性點漂移波形

            變頻器在設計時已充分考慮到人身安全問題,對於正常的安裝、調試、操作和維護都是安全的。JD-BP37/38系列高壓變頻調速系統是一種高壓設備,設備內部帶有危險的高電壓,同其它電氣設備一樣,需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範。當您對設備進行操作、維護和現場查看時,請嚴格遵守《用戶手冊》的要求。任何不正確的操作都有可能造成系統停機,甚至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或是人身傷害。

           

            變頻器適用輸入電壓範圍寬廣,更適合國內電網條件。JD-BP37/38系列高壓變頻調速系統對電網電壓適應範圍寬,電網側電壓即使在65%~115%Ue範圍內波動時裝置不會停機,在-15%~+15%範圍內波動時,仍可帶額定負載持續運行。電網電壓低於65%額定電壓後,裝置處於待機狀態,但電壓恢復正常後可自動無衝擊啓動電機(可設定)至正常運行狀態,不會影響連續生產。更高波動範圍的產品可量身定製。